根据9月1日起将要实施的z新的《细则》,可循环利用的“五大部件”可根据价值大小,出售给具有再制造能力的企业,经再制造后予以再利用,这样报废车的价格不仅将摆脱“一刀切”式的“论斤卖”,精准做到“一车一价”,还可以使资源得到再利用,减少资源浪费。
《细则》还专门对新能源汽车的回收做了规定,回收拆解企业应当按照国家对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有关要求,对报废新能源汽车的废旧动力蓄电池或者其他类型储能装置进行拆卸、收集、贮存、运输及回收利用,加强全过程安全管理。回收拆解企业应当将报废新能源汽车车辆识别代号及动力蓄电池编码、数量、型号、流向等信息,录入“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与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综合管理平台”系统。
长期以来,“报废车卖不上价”已成为不少车主的固有印象。据悉,截至2020年上半年,国内报废汽车的价格普遍在每辆400至600元之间,部分地区调整定价模式后升至千元左右。报废机动车的价格高低主要受车型、车况、排放标准以及零部件金属含量、重量的影响而有所不同,业内有人戏称机动车报废是“论斤卖”。这也成为车主报废机动车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之一。在《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中,对于报废机动车的回收利用作出进一步的细化和说明。其中,“五大总成”松绑将会成为影响机动车回收定价的关键因素。“五大总成”是指机动车的发动机、变速箱等总体架构。与以往的回收“论斤卖”相比,细则允许将具有循环利用价值的报废机动车“五大总成”出售给具有再制造能力的企业,经再制造后予以再利用,因此报废车回收价格有望提升。
以前对于报废汽车的发动机等部件只能破坏后作为废钢处理,一辆车能够回收利用的部件很少。此次细则生效后,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再制造企业,可以向报废汽车回收企业收购报废汽车的发动机等部件,进行再制造;出厂时进行与原型新品同样的检测检验后,就可以重新回到维修厂使用。在政策推动下,企业服务和“五大总成”再制造价值的提升,有望实现“一车一价”的精准回收新模式,机动车报废价格将更加合理。